首页 > 育儿 > 3-6岁

家长对“接纳”这件事怎么理解的?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12 00:02:27
The Beginning

家长对“接纳”这件事怎么理解的?但这样“接纳”孩子,有时也是毒药,“接纳”这个词,大概是目前育儿界和身心灵成长领域最流行的词了。无论是对于孩子的行为,还是对于自己的一些状态,我们都会提到“接纳”。

我曾经听到一些妈妈们互相倾诉,亲子关系不和谐怎么办,夫妻关系不亲密怎么办,婆媳关系太痛苦怎么办,我生活得太郁闷怎么办……

于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心理安慰的词——“接纳”,就闪亮登场了。

仿佛一切痛苦的事情发生后,只要举起“接纳”这面大旗挥舞一下,就万事太平了。

孩子的行为看不惯了,告诉自己要接纳;

和老公无法沟通了,忍着气告诉自己要接纳;

快被婆婆逼疯了,咬着牙继续强迫自己接纳。

于是接纳和忍受就开始混淆,对自己的“接纳”仿佛变成了合理化,对孩子的“接纳”好像变成了纵容。

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所做的这一切,真的就是接纳吗?

当我们说接纳孩子的时候,并不是孩子做什么都允许,而是了解孩子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着他的渴望和需求;

明白孩子现在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有原因的,是和孩子的内在性格,以及父母之前的养育方式相关联的。

但不代表当孩子的行为干扰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听之任之、无动于衷。

当我们说接纳自己的时候,并不是自己做什么都理所应当,而是认识到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受到成长的环境、过往的经历,以及自身的局限等因素影响的。

但不等于我们可以沉溺于过去,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怨天尤人。

接纳不是理直气壮地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他人和环境,那不是接纳,那是逃避,是推托,是找借口。

比如现在经常会有一些新闻报道“熊孩子”的不可接纳行为,我们可以理解这些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们所在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但不等于我们可以允许他们继续为所欲为,不去纠正。

同样,如果一个成年人因为曾经原生家庭的伤害,而形成了一些性格方面的缺陷,我们能够对他的成长经历表示理解,但不等于他就应该以“接纳”为借口,继续沉溺过去、抱怨他人。

我们无条件接纳的,是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我曾经看到过一位老师写的这样两个案例:一个正处在秩序敏感期和肛欲期的孩子,非常执拗,有一次尿床了,不允许妈妈换掉床单,非要尿在床上。

妈妈拿盆接了一半,还一定要倒回床上,不倒就哭。于是妈妈就一直端着尿盆,不敢去倒掉,就站在那里跟孩子讲道理。

还有一个爸爸,说他家孩子每天晚上在外面玩到很晚都不愿意回家,于是导致睡得也很晚,第二天早上就起不来,然后迟到。

爸爸说:“他玩不够就是不回家啊,无论我怎么说他就是不回啊,我也没办法啊。老师不是说要接纳孩子,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吗?”

但是,这样的情况还真不是接纳。千万不要说,我接纳孩子所以就让他玩让他尿。

那不是接纳,那是顺从,是纵容,是溺爱。

我们说接纳孩子是指,不因为这个行为就否定、评判孩子。我们不说孩子尿床就是坏孩子,羞羞脸。

我们看到孩子是因为处在肛欲期,所以才会尿床,然后又是在秩序敏感期,所以不同意换床单。

我们也不去评判晚上不想回家的孩子就是不懂事、贪玩,而是去感受和倾听他,他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既满足孩子的需求,又不影响正常的作息?

所以,真的别总是言必称“接纳”了,你真的是在接纳吗,还是在忍受呢?接纳和忍受有什么区别呢?

忍受是在自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因为没有办法、无能为力,只能选择压抑。

当我们忍受时,我们的态度依旧是敌对的、斗争的,只不过那是一种无奈的、无声的斗争。

而当我们真正接纳的时候,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过去发生了什么,承认一切发生,并为此时此刻的自己负责。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以为自己在头脑层面接纳了,这件事情就真的接纳了。但你的身体会告诉你,你究竟是在接纳还是在忍受。

当我们接纳时,我们的内心是轻松的、柔软的,我们知道自己的选择,并会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而当我们忍受时,心是紧张的、僵硬的,整个人一直处在一种消耗的状态,压抑的能量在体内纠缠,要么通过指责伤害别人,要么制造内疚伤害自己。

当我们真正接纳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有能力看见对方、尊重对方,不去强迫对方改变,但同时也不失去自我。

我不会要求你一定要按照我的想法来改变,而我也不是按照你的期望去生活,因为我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方式。

接纳不是妥协,而是尊重彼此的界限,不推卸责任,不强行控制。

一个有接纳能力的人,是真正能为自己负起责任的人,他不会期望别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不会依赖对方来承担自己的生活。

接纳不等于放纵,接纳不是逃避的挡箭牌,不是消极放任的幌子,而是始终尽自己所能,做好自己可以做的,在那个当下为自己负责。

然后,允许一切如其所是地发生,不抗拒、不执着,就像山林里的树木,允许风从自己身上穿过。

同时,接纳还包括在自己还无法做到的时候,允许自己暂时做不到,不强求、不催迫,给自己多一些的时间和耐心。

接纳是一种状态,而不一定是某个具体的行为。一个有接纳品质的人,可以用接纳的状态,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

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求自己凡事必须接纳,而是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就有了选择。

你可以选择带着尊重去和对方沟通,也可以选择降低自己的期待;你可以选择允许自己暂时做不到接纳,也可以就干脆选择不接纳。

但是不同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请这样接纳我自己

我接纳我的过去,无论我做错了什么,我选择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不断地自责;

我接纳我的现在,无论自己现状如何,我选择尊重自己生命的尊严、价值和唯一性;

我接纳我的情绪,无论产生何种负面情绪,我选择正视、关注和体验它,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并给以建设性的解决;

我接纳我自己,没有任何条件,这是我的人生态度,也是我的权利。

我有权利快乐,我有资格成功;我有权利不快乐,我有资格不成功……

虽然我经历过很多失败,犯过很多错误,但那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我成长的阶梯。

我接纳自己的现在,虽然我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但我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尊重自己生命的尊严、价值和独特性。

我接纳自己的全部,虽然我不完美,但当下的我所能做的已经是我最好的表现,我相信自己未来会做得更好。

THE END

TAG:孩子  自己的  我有  当我们  的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