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小学生

考第二名被打到瘀青,高学历父母儿虐比率上升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1-15 11:23:40
The Beginning

一则社会新闻透露出一个让人容易忽略的议题,高学历(大专以上)父母的儿虐比率,最近十年大幅上升。家长因过分要求孩子学业、情绪失控所造成的冷暴力,需要更多关心。

Shutterstock

一般认知,儿童被虐待,可能较常发生在中下阶层家庭。但是翻开统计数据,却看到让人惊讶的趋势。

儿童虐待案件频传,日前(2/15)台大医院收治一名来自高社经家庭的国中资优生,因为考第二名被妈妈打到脸颊瘀青红肿。根据卫福部资料显示,大专以上的施虐者有上升趋势,从2004年6.85%,2015年提升到12.9%。台大急诊科主任曾伟杰表示,多数人以为儿童虐待只会发生在低社经、高风险家庭,但是高社经地位家庭同样也有儿童虐待案,显示儿童保护工作不分家庭背景,同样重要。

资料来源:卫福部保护司。张益勤整理

曾伟杰说,台大过去也曾收过一个国中生因为满身瘀伤送到急诊,除了脸上瘀青,身上也有被扫把打过的痕迹或是癒合的伤疤。后来才知道,考试考全班第二名的他,始终无法满足父母期待,经常半夜被叫醒複习功课,造成隔天精神不佳、无法上课,甚至曾因压力大离家出走。曾伟杰说,传统上「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可能是家长管教过当的原因,而他担心不只是小孩生理伤害,更担心心理,「他已经这么努力了,未来要如何面对更多的社会要求。」

高社经家庭的儿虐模式一:精神虐待多,容易被忽视

谘商心理师陈鸿彬说,高社经家庭的儿虐、家暴现象,过去不太受关注、数字呈现也少,并不是因为没发生,而是型态可能以「精神虐待」、「较少外伤」的方式进行(比方羞辱、惊吓、孤立、漠视儿童的情绪反应,向他们传递「你是没有价值、没人要」的讯息)。

高社经家庭的儿虐模式二:学业成绩是压力指标

陈鸿彬说,另一个高社经家庭常见的「暴力模式」是,因为一份收入就足以养家,负责全职教养的一方对教养成败很焦虑,孩子的成绩自然成了最具体的指标,而最大的焦虑的来源则是:一旦指标未达成(成绩不理想),全职教养者就会被另一半(父亲的比例高于母亲)严厉指责。他分析:「严厉指责或暴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转,除了藉此给予全职教养者压力,往往也是故意在孩子面前批判、甚至羞辱全职教养者,让目睹的孩子增加心理压力与焦虑,以为这样孩子承受压力后,会积极改善成绩,但其实这就是一种精神虐待。」而且,因为施暴的对象是伴侣而不是孩子,孩子既然没有外伤,在校园里就不易被发现。而成人受虐者为了维持家庭和谐,或者帮伴侣维持社会形象,外出时更会努力隐匿伤痕(例如透过装扮或化妆),也不易被发现,更遑论被介入协助。

高社经家庭的儿虐模式三:多是冲动性情绪行为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儿童内科部部长黄璟隆表示,高社经地位的儿虐案件较少,多数还是来自弱势家庭。他说,高社经地位家长的儿童虐待与弱势家庭不同,通常源自对小孩的期望值,容易一下子情绪冲动打小孩,通常为偶发事件。

不论儿虐案件的家庭背景为何,黄璟隆建议,事发后父母与小孩都需要透过心理治疗,做后续的谘商辅导,也重建亲子间的信任感,才能避免悲剧一再发生。

黄璟隆强调,虽然高社经地位家长比较少肢体上的虐待,但是一些冷言冷语也会对小孩形成伤害。建议学校教育加强婚姻、两性关係的课程,家长也要学习看孩子的优点,而非一昧地用自己的眼光评价小孩。

三大特徵提早发现受虐儿

陈鸿彬也根据多年的辅导工作经验表示,在教育系统里,可以透过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与心理特徵,尤其留意以下三个常见特徵,这样的孩子与家庭就有机会被看见、进而被协助。

特徵一:当孩子提到父母亲时(尤其是听到类似像「要跟家长联络」的关键字时),孩子异常的焦躁、不安、恐惧、害怕,甚至歇斯底里,跟平时我们所观察到,或是平日跟同侪、师长自在相处的模样,很不同。

特徵二:与主要教养者联繫时,主要教养者常刻意强调「以后有事找我就好,不要直接跟爸爸(或妈妈)联络」,彷彿深怕另一半接到学校电话。

特徵三:有些孩子会异常退缩、极度缺乏自信,但有另一群来自高社经地位家庭的孩子会内化暴力模式,在学校成为另一群施暴者,或是霸凌他人者,藉由欺负比自己更弱势的同侪来转移压力与焦虑。表现于外的,看似「霸凌施暴者」,但其实孩子本身也是高压与高控家庭教养下的受害者。

THE END

TAG:教养  特徵  儿童  孩子  家庭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