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育

开学第一天,孩子一言不合就告状?五招教你巧妙引导抒发情感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3-07 10:02:28
The Beginning

“老师,某某小朋友欺负我!”

“妈妈,今天在幼儿园,某某小朋友把我的玩具抢去了!”“爸爸,某某小朋友打我!”

心理学家认为,“爱告状”在幼儿期比较明显,是心理发育和人际交往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直至消失。“爱告状”既是孩子在幼儿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未成熟的表现,也是孩子和他人沟通的方式之一。同时,这个时期正是孩子人际交往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

案例回放

李女士说,3岁多的女儿多多最近特别喜欢告状,而且都是为了一点小事。有一次,李女士带多多坐公交车,旁边座位上有位先生带着和女儿差不多的小女孩。多多观察了对方一会儿,立即大声对李女士说:“妈妈,你说过小孩子不能涂指甲油的。你看,那个小朋友涂指甲油了!”这话虽然有道理,可多多不分场合地说出来,让李女士感到很尴尬。

据幼儿园老师反映,多多在幼儿园也是如此,发现小朋友稍微做了一点不对的事情,就马上跑到老师面前告状:“老师,他乱扔东西。”“老师,他欺负别的小朋友。”老师还没反应过来,她就已经跑开了,好像她告状不是为了让老师惩罚别人,只是想让老师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对于女儿的告状行为,李女士表示有些不知所措。

为什么3岁多的孩子爱告状呢?其实,孩子告状是一种依赖心理的表现,实际上,孩子的告状是否应该制止,关键看其告状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表达内心原始的正义感

3岁左右的孩子刚建立起规矩意识,他们觉得规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在乐于遵守规矩的同时,也希望其他小朋友遵守规矩。当其他小朋友违背了他熟悉的规矩时,他就会特别关注,而且会忍不住表达不满。对于孩子的这种心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孩子内心原始的正义感。

解决对策

肯定孩子的规矩意识,但要提醒孩子:“对于别人不遵守规矩的行为,没必要向老师告状,心理清楚对错就行了,可以私下悄悄地告诉那位小朋友,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还要提醒孩子不要当众大声告状,那样会让其他小朋友很尴尬。

2宣泄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

有些孩子与小朋友发生矛盾而受了委屈,或者见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就会感到恐惧、紧张,而向父母或老师告状。实际上他们这种行为,是为了宣泄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

解决对策

了解事情的原委,安抚孩子的情绪。比如,拍拍孩子的肩膀和后背,或给孩子一个拥抱,鼓励孩子不要害怕。

3希望大人肯定他的是非判断

孩子爱告状,说明他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告状时,总是说别人的缺点,一方面是希望父母肯定他的判断,另一方面是希望父母夸奖他比别的孩子优秀。

解决对策

对于孩子的是非判断,要做出相应的评价。孩子判断得对,应予以肯定;反之,则指正孩子的错误。同时,还要温和地提醒孩子:“小朋友确实不对,你也应该避免类似的行为。”

4遇到困难寻求帮助

当孩子与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而自己又无法解决时,孩子会感到手足无措,于是就通过告状向大人寻求解决的办法。

解决对策

对于孩子无法解决的矛盾,父母应引导孩子思考对策,启发孩子找到方法。如果孩子真的无法想到解决办法,可以给孩子提供参考意见,然后鼓励孩子独自去解决问题。

5想逃避责任、逃避惩罚

孩子虽然善良单纯,但他们也有逃避责任的天性,当他们做错事时,害怕被大人批评、责骂,就通过告状来先发制人或转移目标,以达到逃避责任、避免惩罚的目的。

解决对策

弄清楚是非曲直,别让孩子的目的得逞,但也不宜斥责孩子,可以试着跟孩子讲道理,鼓励他承认错误,勇敢地承担责任。

总而言之,对于孩子的告状,父母应该认真倾听,了解事实细节,并以理解的心态安慰孩子。同时,教孩子换位思考,体会别人的感受,并鼓励孩子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孩子独立面对人际纠纷。这样,孩子的告状行为一定会随着他年龄的增大而慢慢减少。

THE END

TAG:孩子  小朋友  老师  规矩  对策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