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长在这个社会,就要学会与人交往,这是其社会化的一个过程。但是,有些孩子胆怯、退缩,做什么事都不能独立地完成,让人担心。这一类孩子的气质类型属于典型的抑郁质,胆小、善感、比较孤僻、心很细。只有详细地分析、了解孩子的胆怯原因,再针对性地进行教导,才可以真正帮助到他们。
导致孩子胆怯心理的原因
胆怯是一种消极心理,它使孩子不敢勇往直前,做事畏手畏脚,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孩子自主性没有得到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从出生8个月~3岁之间,是实现自主性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会了走路、说话,生活范围更加扩大,表现出心理的能动性,如爱提问,爱模仿,爱做游戏,并产生了最初的自我意识。在行为特点上,喜欢争着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且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表现得顽皮、不听话,这是自主性发展的表现。如果家长不认识这一特点,总是不让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心疼孩子小,生怕孩子做不好,事事代劳,结果就会压抑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使他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胆怯心理。
第二:家长过度批评使孩子自尊心受挫
家长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造成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变得胆怯。还有一种情况是,对孩子一些生理上的毛病或不良行为习惯,家长不从爱护的角度去关心和帮助孩子,而采取责备和取笑的方法,也会挫伤其自尊心,使他们形成胆怯的心理。
第三: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锻炼
有些孩子成长的范围较小,从小很少与人来往,除了父母、长辈,极少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极少有拜访亲朋好友的机会,长久下来,孩子变得不知如何与人来往,怕见陌生人,怕在大家面前讲话。
第四:家长的不当教育方式所致
有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做某些事,就用狼啊、鬼啊等来吓唬孩子,使其受到惊吓,在孩子心理上留下了阴影,致使孩子变得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