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母亲十月怀胎,哪有不爱自己的宝宝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妈妈(尤其是职业女性)的心态极其微妙复杂,宝贝在与妈妈的交往过程中也产生了极其微妙复杂的心理和行为,有的是良性的,有的则是非良性的。
“心不在焉”的妈妈
黄女士说,做了妈妈以后确实有幸福感,但她常常并不快乐,甚至很无奈。黄女士曾在一家公司就职,工作业绩出色,颇受上司的赏识,但生了孩子以后,她的很多业务由别人承担了,这让她的自尊心很受打击,于是黄女士递交了辞职书,在家里做起了全职妈妈,还请了一个小保姆当助手。
虽然家里经济宽裕,丈夫也通情达理,黄女士却常常感到紧张、恐慌和焦虑,这种情绪影响了她哺乳和养育时的行为状态。当儿子醒着的时候,她有时会与他亲切地目光交流、温柔地拥抱抚摸、甜甜地喃喃低语。但也有很多时候,她在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时会心不在焉,她总觉得自己应该有新的目标并开始为之做准备;还有更多的时候,为了不打乱自己的睡眠、吃饭和休闲的习惯,她会把儿子交给保姆。每当黄女士从阳台上看到一位母亲怡然自得地推着儿童车在外散步时,一丝内疚就会掠过心头:做妈妈是幸福人生的一件大事,可是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呢?
儿子丁丁两岁多的时候,一天,黄女士的妹妹带着儿子来做客,一岁多的小外甥在新环境中兴奋地摸这玩那,而丁丁却躲在墙角里不停地抽泣,声音不大、畏畏缩缩。黄女士先是好言相劝,可丁丁还是缩在那里哭,黄女士忍不住大声呵斥了起来,结果,丁丁的情况变得更糟糕。儿子见到外人这么没出息,黄女士觉得很没面子,进而对自己做妈妈的能力怀疑起来,她更担心这样下去,儿子的发展会不会出现障碍。
【心理诊断】
黄女士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出现了“母亲非真实性在场”状况,其不良影响的结果是儿子出现了“社会性退缩”行为。
“母亲非真实性在场”指的是妈妈对哺乳期宝宝无意识的、心不在焉的态度,表现为一种隐隐约约、难以捉摸的气恼。这种态度在哺乳期妈妈身上的表现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事业和家庭双肩挑的知识女性中更为普遍。
“母亲非真实性在场”是形成儿童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不愿做“心灵孤儿”的宝宝
“母亲非真实性在场”是哺乳期宝宝面临的最严重的困境,它使宝宝每天都处于紧张的抗争状态,并必须为自己的每一次胜利付出代价。
当妈妈常常心思游离时,宝宝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察言辨色”的能力,以侦察妈妈的冷漠,同时还要使尽浑身解数,来唤回妈妈的关注和爱护。于是,有的宝宝睡眠不好,夜里总是醒甚至吵闹;有的不能独处,总是粘着大人不放;有的出现攻击性行为,有的行为退缩胆怯……这些情况一般家长会认为是孩子淘气、闹人或者任性;如果反映给老中医,他可能会说上火、内虚等因素导致,接着抓中药;然而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些都是婴儿过度紧张,长期处于警觉状态的结果,无须服药,只要父母尤其是母亲改变抚养态度和养育方式即可。
亡羊补牢未为晚
人生头三年的养育很重要,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一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的认同。但是如果说“三岁决定人的一生”也就夸大其词了,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矫正以后,孩子的情况也很快就“雨过天晴”。
生了孩子后,黄女士处于一种心理上的“夹板”: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让她犹豫、彷徨,殚精竭虑的结果是使她常常“身在家里,心在家外”,造成“母亲非真实性在场”。在黄女士看来,儿子不善交往、畏缩不前,是不合逻辑的问题行为,可是在丁丁的心理世界里,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逻辑结果,选择“社会性退缩”可以吸引妈妈的关注,这是经过自己漫长的摸索、付出了心灵的痛苦才取得的胜利。婴儿虽小,但也是很有“气节”的,他宁肯自己受委屈、遭受成人的误解,也不愿意成为一个心灵上的孤儿!
与黄女士多次交谈以后,她读懂了自己也读懂了孩子,开始了“亡羊补牢未为晚”的拯救工作。
黄女士一改往常深居简出的清高的生活习惯,主动与小区里其他年轻妈妈打交道,让儿子与同龄小伙伴一起摸爬滚打。到了双休日或节假日,她就主动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不在乎家里乱成一团糟,而让儿子“疯”个够。以前逢年过节,黄女士不爱走亲访友,现在为了儿子她改变了自己,带着他东家串西家游。经过一段时间的紧急补救,丁丁不怕与人打交道了,成为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后来再见到黄女士,她已在一家公司高薪就职。她很感慨自己跨过了一条“心坎儿”,当她抛却顾虑,全身心投入养育孩子以后,发现孩子进步了,自己也成熟了一大步,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干练、果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