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哭闹、发脾气、不听话,最大的原因是这个!很多家长都在求助,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孩子的脾气渐渐好好起来。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我们先来看看,父母们一般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①立刻妥协和满足
有些父母属于“孩子一哭闹就马上物质满足”的类型,一看到孩子哭,就马上妥协了,并哄孩子说:“你别哭了,我马上再给你买一罐。”
然而,这个方法在当时也许很见效,孩子也许会马上停止哭闹。然而,如此一味满足,很容易养出一味索取、且无法等待的小孩。
当孩子习得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会越来越喜欢发脾气,也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而等他们长大,走上社会,很容易受挫。
②冷处理
不少父母会选择这种应对方式。他们以为,不管孩子,把孩子搁一边不管他,等他哭够了,事情就自然解决了。
其实不然。冷处理很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被抛弃的。这对于孩子的安全感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认为:“坏情绪是不好的”“我是不可以说‘不’的”……他们要么会更紧地黏住父母,害怕被抛弃;要么变得失望、冷淡,开始日渐压抑自己的真实需要。
③否认和惩罚孩子的感受
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不可理喻,因此生气地说:“碎了不是一样能吃吗?你这是无理取闹!”如果孩子继续哭闹,他们就会觉得孩子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于是愤怒地直接采用惩罚的方式,迫使孩子改变主意。
类似的还有孩子不肯睡觉时经常发生的亲子冲突。然而,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那就是孩子也学会了你的暴怒。
下一次他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时候,会继续撒泼,哭闹,发脾气,尖着嗓门大喊大叫,等等。
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一些孩子,脾气就属于这种比较难搞的、很容易发怒的类型,这个比例大概能占到整个人群的10%左右。这些孩子,他们往往会有一个脾气大的父母,或者脾气大的祖父母。
④一味说教
有些父母,很擅长跟孩子讲道理,想要诱改孩子的想法。
“这么晚了,外面的商店也都关门了,我们买不到完整的新饼干了。你已经3岁了,要懂事了,妈妈一会儿还要给你洗澡,哄你睡觉……你现在就把这块饼干吃了吧……”
情绪起来的孩子,压根儿就听不进去道理,脾气还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觉得很累。而有些父母更会认为“我都苦口婆心跟你讲了这么多,你还不听话,你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然后,亲子冲突升级,最后用暴力制服而告终。
类似的场景我们还经常在孩子打疫苗时看到,比如:
一个孩子轮到扎针的时候,就开始哇哇地哭,死活不肯上前。
然后,他的妈妈就说:“不疼的,不疼的,宝贝。”
护士也说:“一点儿都不疼,真的。”
可小男孩仍然赖在地上。
他爸爸有些生气了,吼道:“你怎么这么胆小?不就是扎一下吗?!至于这样吗?”
小男孩顿时哭得更大声了:明明打针会疼的,可却没有一个大人能理解。
这种否认孩子内心感受的说教,只会加重孩子的无助感,强化了孩子的糟糕体验,对于解决孩子内心承受着的情绪负担,毫无助益。
其实,应对孩子的发脾气,以上的做法都是没有效果的。那真正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
那就是先共情,再引导。
孩子脾气大,遗传因素只占了一部分,还有其他很多因素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
我们说,当孩子需要通过发脾气的方式,去对抗父母的时候,一定是他们心理有需要、有情绪没被看见,没被满足。
我们需要找到这个脾气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譬如说,那个饼干碎成两半非要妈妈赔的宝宝,她其实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如果妈妈不能理解和接纳这一点,而是一味物质满足或批评等,那么孩子的心理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
这时候,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比如,妈妈故作神秘地说:“嘘,你听,两块小饼干在说话。”
显然,宝宝的好奇心被激发了起来,于是停止了哭泣,问道:“它们在说什么?”
妈妈又假装听了听,然后对她说:“它们说,我们没有坏,不过得赶快把我们吃到肚子里哦,这样我们就能在一起了。”
宝宝一听,赶紧拿起两块饼干,风卷残云般地吃到肚子里,然后问:“它们在一起了吗?”
妈妈又将耳朵凑到宝宝的小肚子上听了听,然后说:“在一起了。”孩子开心地笑了。
说到这里,有些宝妈可能会说,她对一些共情句式虽然非常熟悉,而且每次也都会对宝宝这么说,但是宝宝就是不吃这一套,每次共情都以失败告终。
的确,共情听起来容易,但是真正洞察到孩子脾气背后的需求,填补好那几个省略号,其实并不容易。如果你只是用这个句型造句,却不能真正理解和接纳孩子,那也只会陷入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