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3岁孩子出现什么行为需要纠正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2-24 15:00:01
The Beginning

3岁孩子出现什么行为需要纠正?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岁对孩子来说是个分水岭。在育儿过程中,父母的重心则从孩子的喂养转移到教育上来。

孩子3岁前习得了自己独立用餐、穿脱衣物、独立如厕等自我照顾的技能后,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会成长的越来越好。

然而,在孩子3岁后,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烦恼:

“我家宝宝3岁了,自从断奶以后就有爱“摸乳房”的习惯,这让我很无奈。我跟他讲道理,可孩子根本不当一回事。我打过,也骂过,结果他觉得我不爱他了。婆婆还说:没关系,孩子还小,让他摸吧!我快要崩溃了。 “我女儿都4岁了还啃手指,看电视时啃,写作业时啃,就连走路时也在啃,十个手指都被啃得秃秃的。无奈下我只能给她的手指上抹苦瓜汁、风油精。结果反而啃得更厉害。 “我孩子常常大发脾气。他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所以我很不愿意带他出去。每次他发脾气,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都尝试过,可是这种事情一次次发生,弄得我筋疲力尽。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以上行为,第一反应是打骂呵责孩子。

但其实孩子和我们思考方式不一样,他们的世界里没那么多禁忌,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与其过于苛责,不如多用好奇的态度去探索,多想想背后的原因。

纠正孩子动手行为

曾经有网友发布一段视频:

在成都地铁里,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抬高腿朝爷爷脸上踢去,爷爷只是吓唬了他一下,小男孩后来又去打奶奶。而整个过程中,爷爷奶奶基本上没怎么制止。

网友看后不淡定了,大多数网友表示孩子从小没教育好,惯坏了,这样下去长大了更不得了。

根据儿童感统发展的观点来看,孩子因为年龄不同,打人行为背后的动机也不同,教养的方法也有所差异。

若以孩子的年龄来看,2岁以下孩子的语言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他们不懂得用语言来表达生气或难过的负面情绪,只好用肢体动作来表达。

他们的本体觉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很难判断出手的轻重,孩子可能觉得他只是轻轻碰了和自己抢玩具的小伙伴一下。

3岁后,孩子仍然经常出现打人的行为时,父母便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看在眼里不自觉便会学起来。不论是亲朋好友间的嬉笑打闹,甚至是电视、影片中的情节,都会成为孩子的“打人行为示范”。

若有感统失调的孩子,与人打招呼或碰触因为力道控制不好,也就很容易被误解是打人。也容易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冲动情绪,出现打人的行为。

父母可以透过读绘本故事,帮助3岁后的孩子学会分辨不同的情绪样貌。可以在孩子动手之前阻止他。同时利用「红绿灯」的概念教导孩子面对事情的处理方式。

纠正孩子吃手行为

“孩子都快6岁了,最近老是喜欢咬手指头,有的都咬裂开了!是不是缺什么?”

“孩子从4岁起就老咬手指头,现在已经13岁了,十个指头没一个好皮肤,其他方面发育良好。到底怎么回事呢?”

......

咬手指、不管什么直接就往嘴里塞,这一现象在2岁以前的婴幼儿身上十分普遍。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此时婴幼儿正处于口唇期,其显著特点是用口腔吮吸或咬东西的行为来认识世界、愉悦自我和获得安全感。

此时,家长不必阻止,只需为他们提供干净、适宜的物品满足他们的需要。当婴幼儿心理上得到充分满足,会顺利度过这一阶段,自然而然地改掉咬东西的习惯。

如果2岁之前父母没有很好地满足孩子吃手的需求,便很容易导致他们的口腔敏感期被大大延长或者是推迟。

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孩子3岁后依然或者是突然开始吃手,咬指甲,甚至咬小朋友。

那么,3岁后孩子仍吃手,甚至咬人到底该怎么办呢?

定期给孩子修剪指甲,可以拍照让孩子自己对指甲修剪前后进行对比;在秋冬天,可以让小孩戴上手套,也能减少咬指甲的频率;而当孩子正在咬指甲的时候,可以用一些需要手部参与的活动(比如搭积木,画画等)来转移注意力。

多给孩子做口腔触觉按摩,找来干净的纱布,缠在手指上,伸到孩子的小嘴巴里,以孩子能够接受的力度,轻轻按压孩子的牙龈,软腭,以及舌头等部位。

纠正孩子踮脚尖行为

有位网友@翅膀和小水说道:

我家娃大概内心住着一个芭蕾舞者,平时走路就喜欢踮脚走,耸肩,塌肩,踮脚,前倾,晃动……怎么纠正都纠正不过来,心塞死了。

学步阶段的孩子,因为腿肌肉未经过训练,身体协调度不够,脚丫缺乏触地感,于是踮着脚尖走路。但踮脚走路的现象一般会随着生长发育而消失,2岁内宝宝偶尔踮脚走路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但如果孩子在3岁之后,还基本采取踮脚走路的方式,家长需要提高注意了。先看看孩子的鞋子是否合适,是不是因为鞋子的问题导致走路不舒服。

每个月都要试试看孩子鞋的大小是否合适,前脚趾和鞋前端是否有约一指宽的空间。

而有些孩子总踮脚,可能是因为感觉统合功能的失调。

孩子讨厌脚底不断传来的触觉刺激,为了减少这样的刺激,就会选择踮脚的方式来走路。

同时,当孩子本体觉发育不良时,大脑就会下达命令让孩子做出可以获得本体觉刺激的行为与动作,踮脚尖就是其中一种。因为踮脚尖可以带来比较多的摇晃感和关节压力刺激。

日常生活中要多刺激一下这类孩子的皮肤,比如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可以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去触碰孩子的身体。还可以鼓励孩子光脚接触不同的地面,适当的给予奖励,让他们习惯接触外界的环境。

纠正孩子恋物行为

在一期真人脱口秀节目中,选手李程远说出了自己隐藏23年的秘密。

小时候,父亲忙着在外跑生意,母亲辛苦地操持家里。每天疲惫不堪,都顾不上对他的陪伴。

于是,出生时父亲送给他一只毛绒小熊,没想到,却成了他每天入睡再也离不开的陪伴。

睡觉时,他必须要抱着小熊,还必须要用嘴去蹭小熊的耳朵。即使小熊被蹭的破破烂烂,他都舍不得丢。

其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依恋性“怪癖”,这都在预示:孩子缺乏安全感了。

婴儿时期用过的裹毯,3岁了还一直要用!没有小熊玩具在身边就一直哭闹,哪也去不了!坏了的玩具也坚决不让扔,坚持要从垃圾堆里捡回来!......

看到孩子的这些怪癖,当妈的你有没有很担心:为什么孩子会那么过度偏爱一个物品?

其实孩子“执着”于一个物品的现象一般出现在1岁之前,18个月到3周岁之间的时候表现最为明显,以后会逐渐好一点。

2周岁前后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行动能力表现出信心。想脱离妈妈的怀抱,向往独立的心情特别迫切。 但现实的情况是,离开妈妈怀抱之后的各种恐惧感和自己行动能力的不足,又会让孩子对某种东西有依赖的倾向。

为了减少这样的复杂情绪,孩子们会选择用一种最熟悉、能随心所欲的物品来给自己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后期逐渐发展为对这种代替物产生现强烈的“执着”情感。

所以有很多孩子对小时候一直用的裹毯、娃娃、洗澡毛巾、包被、擦手毛巾、小被子等柔软的东西,容易产生特别的“执着”。

当孩子3岁后,依然无法摆脱对某些或某一物品的依赖或执着,可能就代表着他的感觉统合发展不顺畅。

需要家长与老师及时通过适宜的感觉刺激(感统训练)来帮助他尽早获得满足感,实现感觉统合功能的顺利发展,从而摆脱“执着症”。

当3岁后仍出现恋物行为时,父母要常常空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玩,平时多多关注孩子的眼神,多和孩子亲吻,拥抱孩子。

如果孩子对一个玩具有很大的“迷恋”,那家长就可以利用这个玩具,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有效分散孩子注意力。

纠正孩子喜欢摸乳房的行为

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烦恼:

“在家还好,出门在外,吃着吃着饭,他也会伸进去摸摸,尴尬死了!”

“不给他摸,他就发脾气,闹腾,怎么破啊!”

“他就是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摸着我才能睡着……好难为情啊!”

一些家长会担心,孩子的这种“很尴尬”的“怪癖”会不会是性早熟,很多时候打不是,骂也不是,关键你跟他讲道理他根本不听。

其实,很多宝宝在刚断奶之后,都会通过摸妈妈的乳房来填补断奶之后的空缺。

刚断奶后,因为缺少安全感,通过“摸乳房”这种方式来填补内心安全感的缺失,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3岁以后还是这样,就值得警惕了。

很多时候,孩子迷恋这种行为,恰恰是因为妈妈对孩子过度溺爱,总是界限不清,容易对孩子妥协,导致孩子无法真正断奶。所以,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因为孩子“性早熟”的问题,而是依恋和界限的问题。

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孩子在3岁左右就开始知“性”了,而3-5岁是幼儿性别意识发展的敏感期。

在这个敏感时期,家长既不可肤浅地给孩子贴上“性早熟”、“耍流氓”等标签,或是用“打手”、“责骂”来制止,也不可过于溺爱和放纵,给孩子提供一个“恋母”的环境。需要正确对待幼儿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敏感行为,跟孩子一起来面对“性”知识。

可以通过一些绘本,让孩子正确的认识到乳房的故事。当孩子了解到乳房的真相以后,往往就不再好奇了。而且,用绘本的方式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会更加容易接纳。 为孩子找一个“代替品”,换个方式满足孩子的欲望。

结 语

海蓝博士在《不完美,才美》一书中提到:决定孩子健康和幸福的,是他在成长中有没有感受到爱,有没有学会爱;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在犯错时帮他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指责批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你觉得的小偏差,都是孩子成长的好机会!

THE END

TAG:孩子  父母  他们的  方式  打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