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新生儿腹泻病应怎样治疗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7-24 15:02:06
The Beginning

宝宝的抵抗力很差,护理不好很容易感染很多疾病,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腹泻了。下面贾少都是新生儿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新生儿腹泻病应怎样治疗?

新生儿腹泻病(neonatal diarrhea)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对新生儿健康威胁甚大。其中感染性腹泻可引起产院新生儿室或医院新生儿病室内暴发流行。

【病因及发病机制】1.感染性

(1)细菌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新生儿腹泻最常见的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及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是新生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引起的腹泻多为散发性。

(2)病毒性:以轮状病毒为多见。

(3)真菌性:多发生在长期应用抗生素后,以白色念珠菌为多见。

(4)寄生虫:滴虫、梨形鞭毛虫都可引起新生儿腹泻。

2.非感染性

(1)喂养不当或肠道外感染。

(2)吸收不良。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是指由于应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继发的腹泻。多发生于应用抗菌药物后5~10天, 早在用药第1天迟至停药后6周发病, 症状多为水样、糊状便, 轻重不等, 轻微自限性腹泻至播散性结肠炎,严重者可合并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甚至发生假膜性肠炎。

【诊断】1.临床表现

(1)消化道症状:轻症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一天腹泻次数多在10次以下,偶有呕吐、食欲缺乏,全身情况尚好,可有轻度脱水及酸中毒。重者可急性起病,也可有轻型病例发展而成,腹泻一天10次以上,呕吐频繁,短时间内即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全身情况:重症患儿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或体温不升、精神萎靡、腹胀、尿少、四肢发凉、皮肤发花等。部分病例可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也有的病例可先以全身症状起病,然后出现消化道症状,类似败血症表现。

(3)脱水、酸中毒:新生儿失水程度的估计与婴儿一样,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新生儿酸中毒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面色灰暗、唇周发绀、鼻翼扇动和(或)唇色樱红、呼吸深快等。

2.实验室检查

(1)细菌性腹泻早期大便培养阳性率较高,疑有败血症或其他部位感染者应及时作相应的检查、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病毒性腹泻可在病程5天内做粪便病毒分离,或双份血清病毒抗体测定,直接检测大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抗原的酶免疫试验是最敏感的方法。真菌性腹泻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及菌丝,大便真菌培养可获阳性结果。

(2)血气及血生化测定:新生儿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失衡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故应及时测定血气、血电解质或心电图。

(3)肠道吸收功能的试验。

(4)过敏原测试。

【治疗】

治疗原则: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

1.饮食及营养维持

一般腹泻只需继续喂母奶,或用新生儿配方奶,稀释成1∶1或2∶1(奶∶水),奶量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对于慢性迁延性腹泻多有乳糖不耐受,可用替代食品:

(1)无乳糖婴儿配方奶粉:以麦芽糖糊精或葡聚糖类替代乳糖的无乳糖婴儿配方奶,其他成分不变。

(2)豆奶:以黄豆为基础的经特殊制造的配方奶,黄豆不含乳糖、蛋白质以黄豆蛋白为主,但不宜长期服用。

2.液体疗法

(1)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ORS)。每包内含氯化钠(食盐)3.50g+碳酸氢钠(苏打)2.5g+氯化钾1.5g+葡萄糖粉20g,加水1000ml稀释,为2/3张液,张力过高,新生儿应慎用。如需用应稀释到1/2张为妥,凡频繁呕吐或出现脱水症状者均应静脉补液。

(2)第一天补液:

1)液体总量(表1):应包括累积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和异常继续丢失量(新生儿细胞外液多,体表面积大,累积损失量和维持量均相对较多。胎龄、日龄越小,需要量相对越多)。

2)液体配置及输液速度:新生儿腹泻常用液体及张力见表2。

A.2∶3∶1液(0.9%氯化钠∶5%或10%葡萄糖∶1.4%碳酸氢钠)为1/2张液。

B.2∶1液(0.9%氯化钠∶1.4%碳酸氢钠)为等张液。

C.1∶1液(0.9%氯化钠∶5%或10%葡萄糖)为1/2张液。

D.10%葡萄糖维持液(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15%氯化钾1ml),为1/3张液。

速度:以均匀速度于前8小时内输入总液量的1/2(约每小时8~10ml/kg),后16小时输入剩余液量(约每小时5~6ml/kg)。

重度脱水或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先以2∶1等渗(0.9%NaCl∶1.4%NaHCO3)20ml/kg于1小时内静脉快速滴入扩容,并从总液量中扣除,有条件者可输血浆10ml/kg。

新生儿在输注葡萄糖时要注意速度,以每分钟8~12mg/kg为宜(所以糖的浓度以5%~7.5%为宜)。

3)钾的补充:见尿补钾。按0.15%~0.2%KCl加入输注液内(每100ml液体中加10%KCl 1.5~2ml)时间不应短于6小时,停止输液后给予口服补钾,10%KCl 1~2ml/(kg·d),分6次口服(每天3~4mmol/kg),连续4~5天,有明显低钾血症者按低血钾处理。

4)纠正酸中毒:轻度酸中毒不需另加碱性药物,中重度酸中毒可酌情先以1.4%碳酸氢钠(代替2∶1等渗液)20ml/kg扩容。

5%碳酸氢钠(ml)= -BE×体重(kg)×0.5或

=(22-所测HCO3-mmol/L)×体重(kg)×0.5

先给1/2量以2.5倍注射用水稀释成等渗液,快速静脉滴注(其输入量应从总液量中扣除)。5%碳酸氢钠1.7ml=1mmol,以后根据临床及血气酌情补充余量。

5)异常继续丢失量:过多者可酌情增加补液量和速度,反之可适当减少。

6)补钙:重度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2ml/kg加等量的葡萄糖液静脉快速滴注,每天一次,连续2天。

(3)第2天以后的补液:如脱水已经基本纠正,只需要再补充异常继续损失量(宜用1/2张含钠液)及生理维持量(宜用1/5张含钠液),可混合配成1/3~1/4张含钠液(所含的1/3~1/4张含钠液中0.9%氯化钠占2/3,1.4%碳酸氢钠占1/3),一般按120~150ml/kg(包括口服入量)补给,氯化钾浓度仍为0.15%~0.2%。

补液期间每天记出入量及体重,有条件者可监测血pH、HCO3-、血细胞比容及电解质。

3.控制感染

(1)对细菌感染性腹泻:针对不同病原,选用高效窄谱抗生素,达到杀灭病原菌而又避免破坏其他肠道菌群,以起到间接保护肠黏膜屏障的目的。有条件可根据便培养细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否则可选用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多黏菌素E、小檗碱或庆大霉素,但后者对小儿有一定的肾和耳毒性等副作用,虽口服吸收量较少,但其用药剂量不应过大、疗程不宜过长。严重者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氨噻肟、头孢呋肟)或新型喹诺酮类药物。

(2)病毒性肠炎:不必使用抗生素。

(3)真菌性肠炎应停用抗生素,给予制霉菌素,每次12.5万~25万U,每天2~3次口服;或克霉唑20~30mg/(kg·d)分3次口服;或咪康唑10~20mg/(kg·d)分3次口服或静脉滴注。

(4)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停用抗生素,如病情不允许也应换用抗生素,选用对梭状芽胞杆菌敏感的药物,如甲硝唑、万古霉素。

4.肠黏膜保护剂的应用

作用为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使腹泻水分减少,还可与肠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增强其屏障作用。蒙脱石散0.5g/次,第一天3次,以后每天2次。

5.微生态疗法

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金双歧)、地衣芽胞孢杆菌活菌(整肠生)等。

【预防】

1.一旦发现腹泻病例,必须立即隔离,以免造成感染的蔓延。

2.健全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做到接触每个患儿前认真洗手。

3.提倡母乳喂养。

THE END

TAG:新生儿  酸中毒  抗生素  碳酸氢钠  葡萄糖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