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行为人职务侵占达不到立案标准如何处理?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2-17 17:45:21
The Beginning

一、行为人职务侵占达不到立案标准如何处理?

对职务侵占不够立案标准的,不能认定构成职务侵占罪,无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能通过民事途径解决,不能给予治安处罚和劳动教养。此时,受害人应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行为人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另外,对职务侵占的行为人,其单位可给予开除或其他处分。

如果职务侵占的数额达不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要求退赔。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应予追诉。这里的数额,应当累计计算。

在职务侵占罪中,行为人可以以侵占、窃取、骗取等各种方法手段来占有本单位财物。但是只有行为人利用职务关系而经手、管理、主管单位财物,为侵占单位财物提供便利条件的,才能是职务侵占。仅仅是利用工作之便,利用熟悉作案环境、时间、人员等条件,不能视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二、职务侵占罪中侵占的含义如何理解

职务侵占罪的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具体可从以下3点来解释: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体现的是占有,非法占有目的,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即可,并不要求其必须具备完全实现所有权的全部权能的意图。在定义中明确这一点,有利于区分占有与所有的关系。

2、排除他人占有比排除他人所有更具合理性。行为人不仅要有通过自己犯罪行为占有他人财物的意图,还要具备通过犯罪嫌疑人使得他人丧失对财物控制的意图,这里他人丧失的只是对财物的控制、支配权,其对财物的所有权并非必然丧失。

3、他人财物是指他人占有的财物。应注意的是,所谓他人占有的财物不仅包括他人拥有所有权的财物,还包括他人占有但不一定拥有所有权的财物,同样可以成为非法占有的对象。

职务侵占的行为是在私营企业中常见的情形,因为职务侵占的主体是特殊的行为主体,也就是只有具有一定的职务的人才是可以构成犯罪的,如果是没有职务的人,一般是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在行为人被认定为犯罪之后,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THE END

TAG:行为人  犯罪行为  也不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