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分析

元宵节是春节最后一天吗 元宵节是春节最后一天吗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5-29 12:08:23
The Beginning

文章目录:

1、元宵节是春节最后一天吗 习俗是什么

2、广东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3、关于浙江元宵节的习俗

4、梅州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5、元宵节赏灯习俗的由来

6、猜你喜欢:

1、元宵节是春节最后一天吗 习俗是什么

春节是我国的重要的节日之一,而在春节是一个较长的时间,人们就会有疑问春节到什么时候,那么元宵节是春节最后一天吗?元宵节习俗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元宵节去哪里看花灯 正月哪里的灯会最出名

元宵节是春节最后一天吗

春节一般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半个月,而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被人们认为是春节的最后一天。

当然,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还是火把节、上元节,所以除了作为春节的结束以外,现在更多是当成一个独

2、广东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广东是中国大陆偏南沿海的一个省份。从古代起就是最早发展商品性农业的地区之一,广东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拥有着不少的精神财富,接下来小编就带你去看看广东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广东的元宵节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

新安县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元宵节吃汤圆是众所周知的节日食俗,寓意“团团圆圆”。

而除了汤圆,在东莞还有一种元宵必吃的食物——香丸。香丸圆圆的,直径约一厘米,是用晚造旱地糯米浸7天后形成的冬至粉制作而成,空心,入嘴即化。在东莞,朋友亲戚相互串门时,总会接到主人家的几粒香丸,吃过表示与人结缘。

除了食俗,广东地区另一个独特的过节习俗就是“逗利是”。按习俗,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前,未婚人士都可向已婚人士“逗利是”,今天可是讨要利是的最后一天了,大家可要抓紧时间哦!

除了灯会,另一个大家不容错过的精彩就是各镇街将举办的元宵夜焰火表演了。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元宵节是个极浪漫的节日,是未婚男女相遇相识的绝佳机遇,到了现代,一样是交友联谊的好时机。

今年的元宵节,趁着“花市灯如昼”的良辰美景,有伴儿的不如“人约黄昏后”,没伴儿的就更得抓住良机,出门晃悠晃悠了,说不定蓦然回首,那个你寻了千百度的人,就在那灯火阑珊处哟!

3、关于浙江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吃元宵汤圆、赏花灯、放烟花等活动是元宵节的重要民间习俗。然而全国各地的元宵节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别说全国,就单单浙江省,许多地方过元宵的习俗就不一样。一起来看看吧!

从古至今,对于中国人来说,元宵节大约是最有欢乐意境、浪漫情怀的一个节日,是孩子们的“狂欢节”,也是年轻人们最早的“约会日”,待字闺中的淑女们可以出来赏灯也趁机寻觅一下如意郎君。

正月十四过元宵(临海)

临海等曾经属于“台州府”的一些地方都保留着正月十四过元宵的传统。小记采访了一位土生土长的临海人徐小姐,徐小姐说临海人不仅是正月十四过元宵,而且不吃汤圆,而是羹。先吃咸羹,后吃甜羹。咸羹里放了肉、笋、豆腐干、冻面等,而甜羹则和“八宝粥”有点像,放入了桂圆、莲子、金桔、酒酿等,有时候也会放一些小汤圆。

为什么要提前过元宵?这可有许多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说呢。徐小姐说,提前过元宵有好几个传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与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关:在抗击倭寇的时候,原先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晚袭击倭寇,但作战计划意外泄露,戚继光为了迷惑敌人,将计就计提前一天就把元宵节过了,从而一举歼灭入侵倭寇。从此,元宵改为正月十四。

临海将元宵节提前一天,而杭州则是延长了两天,原本是十六落灯延长至十八落灯。小记采访了杭州历史学会理事丁云川。丁云川说,老杭州人有个说法,叫“上灯圆儿落灯糕”,说的是正月十三上灯时吃汤圆,正月十八落灯时吃年糕,直到正月十八,杭州人的元宵节才结束,年这才算过完,要收心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了。

我们吃过“大汤圆”才算过节(金华兰溪)

我们兰溪的汤圆也与传统的汤团不一样,这汤团的做法很有讲究,将面粉揉成面团,放置在面盆里,拌好馅料后。取一块面团用大拇指按好,旋转,将中间搓薄,再将将馅料放置搓好的大汤圆皮中。吃了这兰溪风味的汤圆,才算是完整地过了元宵。

我最爱看“扮抬阁”(温州乐清)

每逢元宵,我老家的小镇上会有一些特色的民间表演,最有名的一种叫做“扮抬阁”。抬阁,是指在特制木架上立男女儿童装扮的戏曲人物,小时候我特别爱看,过了年就盼着元宵节。如今“抬阁”经过变迁,表演的人在童男童女帽子上安装了电珠,夜色中灯光闪烁,更添风采。

4、梅州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正月食物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在广东省梅州市,他们过的元宵习俗比我们可有趣多了。本期传统节日为了让大家更各地的元宵节习俗,特意为你们准备的广东省梅州市的过元宵节习俗。太棒了,梅州的元宵习俗。

丰顺:烧火龙

埔寨火龙是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目。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六年,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年元宵之夜举行火龙表演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祥和吉利、岁岁平安。火龙表演吸引周边数万名群众前来观赏,如此盛况几乎年年如是,世代相传。

潮州:赏花灯

元宵游花灯历来盛行。史料记载,清代元宵游花灯以潮州最为有名。“游花灯”队伍前导为火把、龙灯,接着是潮州小锣鼓和花灯屏,末尾是1只五彩凤。潮州花灯不同于北京的宫灯、上海的龙灯和广州的走马灯,其形式多种多样,风格独特,有纱灯、活景等。花灯题材有花果、虫鱼、鸟兽和戏剧、民间故事人物等。潮汕花灯多时达百屏,故有民歌《百屏灯》流传。歌词从“头屏董卓凤仪亭,貂婵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槌胸”一直唱至“百屏拜寿郭子仪”才结束,就是对历史上潮州游花灯盛况的写照。

雷州:穿令箭

在元宵节期间,湛江各地乡村的飘色表演中,有一项绝技,叫穿令箭。所用的令箭是用金属特制的,有铜、铁、银、不锈钢等各种材质。结构实心,上粗下细,尾部呈针状,长短不一,一般一米左右。

表演出游前三天,先将令箭打磨清洗,然后恭敬地放入庙宇封令;取令要郑重其事,用香烛拜祭。表演者要沐浴净身,有的还要斋戒吃素三天。表演时用令箭由一边脸颊穿进口腔,再从另一边脸颊穿出,用手扶着外露部分,让人们抬着游行,行程有的数公里,时间两三个小时,自始至终神态自然。穿令箭出游,被认为有神灵庇佑,平安保障,能逢凶化吉,故表演者大多数不讲报酬。令箭拔出时,表演者的脸颊看不见洞口以及流血的痕迹,令人惊叹。

汕头:赛大猪

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十八,汕头月浦乡和澄海冠山村都会举行一年一度传统民俗活动——赛大猪。

赛大猪,赛的不是千猪竞跑,而是千猪尽美、尽肥。每家每户把一年来精心饲养的猪开膛破肚,趴在一个个约有1米多高特制的木架上,摆放在宗祠里。这些被当作供品的大肥猪都高昂着头部,嘴里塞着大桔,头上戴着大红花,身上盖满了大红的“喜”印。有些还把猪脖子上特意留下的一些毛发染成红色,整个场面呈现一派喜气。

每次赛大猪时,都会请潮剧团在宗祠前搭台唱大戏,赛大猪的主办地宗祠也会焕然一新,张灯结彩。众人游走在大猪间,赏大猪、听潮剧、祭奠祖先。比赛结束后,参赛者各自将大猪抬回家,只留下猪头。猪肉会依次分赠给亲友,图个吉祥。

5、元宵节赏灯习俗的由来

在元宵节的时候,最热闹的是莫过于赏花灯了,为什么要赏花灯呢,这也是有很多种传说的。各式各样的花灯,点缀了不平凡的夜晚。本期传统节日将为大家介绍元宵节点花灯的由来,都是传说故事呦。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

6、猜你喜欢:

THE END

TAG: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英文  元宵节习俗英语  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