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3-6岁

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关键几步是什么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8-04 00:02:55
The Beginning

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关键几步是什么?如何提高孩子情商?养孩子,最怕的就是孩子闹情绪,如果养孩子只需要提供一日三餐,那该多轻松,可偏偏养孩子没那么简单,一闹起情绪来,简直排山倒海,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让人难以招架,面对此情况,宝妈该怎么办?

朋友她说,人家过年都胖几斤,她却被孩子折磨得瘦了几斤。带孩子出去吃饭,孩子大喊大叫,怎么劝都不行;去拜年,孩子又不肯叫人,还批评不得,一批评就哭;去趟超市,就非要买玩具,不买就在地上撒泼打滚……

没想到这些话引起很多父母的共鸣。

为什么孩子的情绪问题难处理呢?

从孩子的大脑发育规律上来说,孩子之所以会因为一些小事儿而大发脾气、哭闹不止,其实是因为负责情绪产生的哺乳动物脑发育得相对早,而负责情绪管理的新皮质层发育得相对晚(25岁左右才成熟)。当孩子有情绪时,他的哺乳动物脑很容易被点亮,而新皮质层很难启动,整个大脑很容易被情绪占据。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孩子常见的几种情绪问题,父母怎么处理更好?

不肯打招呼

→应对害怕怯弱的最佳办法是鼓励和信任

春节期间,童童的父母带着她走亲访友,可是童童不愿意和长辈打招呼,每次都抱着妈妈的腿,把脸藏起来。这时候,童童妈妈就说:“谁谁谁都大方地打招呼了,你也快喊***呀!”“你看,你又不乖了。”“再不和***打招呼,妈妈就不理你了。”

可是,听了妈妈的话,童童不但没有跟长辈打招呼,反而躲得更厉害了。这时,童童妈妈面子上挂不住了,连忙向亲戚解释说:“这小家伙越大越胆小,越大越不懂事了。”

这个场景很常见,但妈妈这么说,能让孩子变得勇敢、大方吗?当然不能,被这样逼打招呼的孩子可能变得更加怯弱。

因为当我们给孩子贴上胆小、不懂事的负面标签,去强迫、威胁他的时候,孩子感觉到的是妈妈不鼓励我,甚至他会认为妈妈不爱我——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害羞怯弱了,妈妈就会变得很恐怖,她强迫我、威胁我,都是因为她不爱我,而如果妈妈真的不爱我了,那还有谁能保护我?

于是,他就真的开始变得害怕和胆小了。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一个行为不当、充满负面情绪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受到鼓励的孩子;受到鼓励越多的孩子,他的行为和情绪会越来越健康。

所以,当小朋友害怕、怯弱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给他贴负面标签,也不要去和别的小朋友比较,我们更应该反过来想想,是不是他获得的鼓励不足,我们给予他的帮助和支持不足?

当我们可以允许孩子成长得慢一点,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信任,他才会感受到你是爱他的,而只有感受到你是爱他的,他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他才有勇气去探索世界。

频繁打扰妈妈工作

→应对过分兴奋的最佳办法是关注和回应

果果妈妈这几天工作上的事情比较多,经常需要在家加班。可果果呢,却总是来打扰她。一会儿拿个车子过来,说“妈妈陪我一起开车吧”;一会儿又拿本绘本过来,让妈妈陪她看。果果妈妈工作压力比较大,被果果打扰之后,心情比较烦闷,就大声训他:“别来打扰我!我现在没时间陪你玩,你自己先安静地玩会儿。”

可果果安静了没几分钟,又开始变着花儿地找东西来让妈妈陪他玩,吵得她无法工作。

孩子就是这样,你越忙的时候,他就越兴奋,越要来捣蛋。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孩子想要引起你关注的一种方式。

孩子会认为,在他表现得足够兴奋时会比较容易受到关注。如果你关注了他,他就会觉得自己在你心中是重要的,他是有价值的;如果他已经很努力地去引起你的关注了,你却还没有产生共鸣,他就会对自己的重要性产生质疑,于是他要表现得更兴奋,直到你开始关注他……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不应该是压制他、打击他,而是去回应,去爱他,重视他,让他发挥作用。

比如说,孩子正在跑圈,那么妈妈可以让他帮忙把一个东西送到另一件屋子去;孩子很兴奋地在玩他的小汽车,在砸东西,那么你这么大的力气能帮妈妈一起晾一下衣服吗,我们去抖个衣服好不好?当你要把他的兴奋点引向可以利用的地方,他就会知道:妈妈关注到我了,而且还在一起做一件事情,妈妈是真的爱我,我是有价值的……

因看电视受阻而发怒打妈妈

→应对愤怒狂躁的最佳办法是给予选择的权利

乐乐是个任性、脾气大的孩子,妈妈给他立规矩,他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可一到关键时刻,就启动对抗模式,搞得母子俩寒假里三天两头就要大干一场。

比如,说好一次看一集动画片,可一集看完了他又耍赖要再看一集,妈妈没办法了,要去关电视,他就挡在电视机前面,不准妈妈关,还跟妈妈对抢遥控器。如果最后妈妈强行关了电视,他就会特别生气,甚至愤怒狂躁,抡起拳头跟妈妈打架。

其实,当孩子愤怒或者狂暴的时候,他真正想要的是权利,他想要你给他一些选择的权利。

孩子出现这种情绪,多半是父母在早期太过专制、强硬、严苛,给到孩子选择的权力太少导致的:

  • 在孩子一岁左右,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一些态度比较强硬的父母,就喜欢给他一些严苛的限制,哪怕每天穿哪件衣服、吃什么东西都要妈妈来做决定,这样的孩子会容易出现愤怒狂躁的情况;

  • 如果到了两三岁,父母还这样做的话,孩子的性格形成就会受影响。他一方面会觉得,只有他自己可以做决定、你管不住他的时候,他才真的属于自己了;另一方面还会认为,控制=爱——我能控制你,就证明你是爱我的。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养当中,一定要注意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比如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饭,我们大可不必长篇大论地跟他讲道理,给孩子提供有限的选择就可以了。因为小朋友对于自己做的选择,更愿意去遵守。

如果早餐你做好了包子和稀饭,可孩子却偏偏要吃巧克力蛋糕和油条,那么你可以这么跟孩子说:“很抱歉,妈妈今天早上只准备了有营养的包子和稀饭,你可以选择吃,也可以选择不吃,不管怎样,我们要等到中午的时候,才能吃下一顿。”

让小朋友自己承担选择的结果,并且坚持执行。他如果选择不吃,那么他自己来承担挨饿的后果,并从这个自然后果中去吸取经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的思维要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一定需要积累大量的因果关系。如果你总是帮他去承担后果,那么他永远都体会不到不好的结果,永远都长不大。

玩勺子打翻碗被骂

→应对绝望、自暴自弃的最佳办法是耐心和鼓励

一岁半的妞妞精细动作发展得很好,她已经开始用勺子喝牛奶了。一天,她正一只手用勺子喝碗里的牛奶,另一个手还扶着小桌子,喝得可好了,大家都忍不住夸他。慢慢地,她开始探索,将勺子举起来,又把牛奶倒到碗里去,开心地研究水往下流的现象,后来又去尝试多舀一点跟少舀一点的区别……可后来手不小心摁到碗上,牛奶倒了。

这时,妈妈突然暴跳如雷地批评她瞎玩打翻了碗,妞妞的表情也瞬间不一样了——她突然开始大声哭闹,而她的妈妈也因为要收拾桌子很生气……从此以后,妞妞就拒绝自己喝牛奶了,每次都是妈妈喂。

妞妞产生了产生绝望、自暴自弃的情绪。

如果妈妈总是看不见孩子的好,而是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错误、缺点上,那么孩子会觉得,都是我不好——你看我本来玩得挺好,可我妈妈不仅没表扬我,反而只要我做错了,她就会特别生气,那我干脆不要做好了,反正努力没什么用。

其实,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该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鼓励。当你因为孩子的行为问题而抑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请您一定要默念这些咒语:一个情绪不良的孩子,是鼓励不够的孩子,我一定要鼓励!

你看,孩子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当孩子情绪来了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明白引起孩子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思考自己平时的教养方式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而不是一味地归因于孩子难养。

当然,管理孩子的情绪也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如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认知情绪,倾听,划定原则等。

除此之外,下面2个小方法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情绪:

① 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丹尼尔·西格尔在《全脑教育法》一书说道:

让人情绪爆发、难以控制的罪魁祸首,是我们的右脑和下层大脑出现了问题。

孩子常常出现情绪失控,这是因为他们的右脑(情绪)占主导,而且上层大脑(理性)还处于发育中,无法通过理性来管理情绪。

所以,我们可以多一些活化孩子上层脑的练习,比如我们可以带孩子多读绘本故事,还可以让孩子去观察小动物的情感,感受动画片里面的角色情感等,通过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来提高情绪控制的能力。

② 多运动可以提升情绪控制力

研究表明,运动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抑制杏仁核的活化,也就是降低了情绪化,使孩子拥有更多的正向情绪;同时,运动还可以使大脑前额叶皮层增厚,使人们对规则和情绪的控制力得到提升。

所以,我们应该多给孩子运动的时间,尤其是多带孩子做一些复杂的双边协调运动(需要左右脑、上下脑的配合),比如一些较难的体操运动——奔跑加前滚翻等。

其实说到底,只要父母足够耐心,孩子的情绪并不是问题。

最怕的是,父母自己的情绪出问题。如果孩子一闹情绪,父母也跟着急上火,不是打就是责骂,甚至也像个小孩子一样跟孩子斗气,那么可想而知,孩子就只会加倍的情绪化,更学不会怎么去控制情绪了。

所以,让孩子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最重要的是父母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你的情绪上来了,那么请一定要先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之后再来引导孩子。

THE END

TAG:孩子  情绪  妈妈  父母  他就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